馬來西亞能源,、科技,、氣候變化與環(huán)境部和英國駐馬高級專員公署日前聯(lián)合宣布,英國將依照《巴塞爾公約》把馬來西亞港口42個裝有塑料廢棄物的集裝箱運回本國,。

根據聯(lián)合聲明和此間媒體報道,這些集裝箱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間被運至馬來西亞檳城港,。大量塑料垃圾或被虛假標記為生產原料或可回收物,,或同合法進口的可回收物品混裝在一起。據報道,,這些集裝箱只是馬來西亞海關查獲的約3000噸有害垃圾的一部分,,還有不少垃圾來自于美國、德國,、加拿大等發(fā)達國家,。
這一事件在英國引起軒然大波。統(tǒng)計顯示,,英國只有不到一半垃圾被回收利用,其余部分,,特別是大量不可回收的有毒垃圾,,近兩年來以“出口”名義運到馬來西亞、印度尼西亞,、菲律賓等國家,,引發(fā)當?shù)馗鼑乐氐沫h(huán)境問題。英國《鏡報》評論稱,,此舉對英國來說是一個“恥辱”,。
馬來西亞政府官員表示,被查獲的3000噸“洋垃圾”只是發(fā)達國家轉移廢棄物的冰山一角,。分析人士指出,發(fā)達國家垃圾回收處理能力長期不足,,導致大量有害垃圾從各種渠道從發(fā)達國家流入東南亞國家,。據亞太經合組織統(tǒng)計,2018年,,馬來西亞塑料垃圾的進口量就高達87萬噸,,泰國的進口量達48萬噸,,印尼進口量為32萬噸,。這些垃圾中很多被運送到非法垃圾處理工廠進行焚燒,而無法處理的垃圾只能堆放在填埋場甚至傾倒入大海,,帶來沉重的社會和環(huán)境成本,。

近年來,,東南亞國家紛紛收緊對垃圾進口的限制。2018年10月起,,馬來西亞政府全面禁止進口不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,。泰國宣布于2021年起禁止塑料垃圾進口。今年5月,,18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代表對《巴塞爾公約》進行修訂,,決定將塑料垃圾列入進出口限制對象。值得關注的是,,新措施禁止尚未批準公約的國家出口列入清單的垃圾。而美國作為世界.大垃圾生產國,,尚未批準《巴塞爾公約》,。
數(shù)據顯示,德國,、美國和日本等國2018年出口的塑料垃圾均超過100萬噸,。馬來西亞能源、科技,、氣候變化與環(huán)境部部長楊美盈表示:“我們敦促發(fā)達國家重新審視對塑料垃圾的管理,,停止往發(fā)展中國家運垃圾的做法,因為這樣既不公平也不文明,?!?/span>